邓学钧

时间:2010-05-27浏览:596设置

    邓学钧,1937年出生,江苏苏州人。1960年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由国家公派去美国肯塔基大学留学,参加了美国高速公路路面、机场道面、高速铁路整体道床结构等研究工作。1983年回国后历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交通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邓学钧在道路交通学科领域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下列成绩:
   (1)
刚性路面结构设计理论、方法与材料研究  提出了用非破损检测反演方法评定基础模量,以及基础模量的非线性特性和处理方法。在多板系统有限元分析方面,提出了用压缩矩阵法和迭代法解决多板系统共同作用的分析计算难点。结合集装箱地坪设计提出了空心厚板结构及其计算分析方法。国内最先开展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
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  留美期间研究并完成了高速铁路整体沥青道床多层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和电算程序研制。回国后连续承担国家"七五""八五"科研攻关项目沥青路面专题研究,1991年承担沪宁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对南方多雨、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7年承担江阴大桥钢桥薄层沥青桥面结构和材料研究,在浇注式沥青桥面结构设计、材料、力学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3)
车轮-地面结构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  1964年开始,研究汽车与地面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学。1986年后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4项资助。至1998年完成的研究成果将车辆机械振动和地面振动融合为一体,揭示了地面平整度、车辆特性及随机振动荷载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地面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函数及位移场理论。研究成果已出版专著公开发表。
   (4)
道路交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984年提出了本科传统专业改造计划,经8年奋斗完成更新改造目标,努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1990年获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东大道路交通学科被列入省重点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邓学钧本人已培博士生39名,硕士生36名,其中博士生孙璐的学位论文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78年以来,邓学钧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本。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邓学钧在教学、科研方面贡献突出,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给予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有: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85),南京市劳动模范(1987),江苏省教委优秀研究生导师(1989),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奖章(1993)"红杉树"园丁奖金奖(江苏省教委,1996),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委,1999)等。
    邓学钧还承担了学术界和社会多项兼职。曾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专家组成员、学报编委、江苏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路桥、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工程学部委员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