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

时间:2010-05-27浏览:1037设置

 

杨廷宝,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工作,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创导建筑设计要吸取古今中外优秀建筑文化,密切结合实际,结合国情。在建筑教育上培养了大批建筑设计优秀人才,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奠定了基础。曾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对推动建筑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人物简历

  1901年10月2日生,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熏陶。
 
  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今 河南大学),
 
  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
 
  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
 
1926年毕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
 
  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
 
  1940年,受刘敦桢之聘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专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南京大学建筑系等工学院系科分出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威尼斯登录入口官网),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1959年任副院长,1979年兼建筑研究所所长。同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 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南京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学》主编、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生平概况

  杨廷宝,字仁辉,1901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他的建筑设计和水彩画得到保尔•克芮和瓦尔特•道森的指导,学习成绩优异,1924年曾先后获得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的艾默生奖一等奖。1926年,离美赴欧洲考察建筑。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先是关颂声
 
、继而朱彬、杨廷宝、杨宽麟组成建筑事务所(其后梁衍、张镈等人也参加了一段时间)。杨廷宝先生是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作品都称基泰工程司而不计个人姓名)。基泰工程司业务范围开始时在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30年代后,转向上海、南京一带,业务遍及全国许多城市,是当时有影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当时还有庄俊沈理源范文照董大酉、李惠伯等人事务所,以及赵深陈植童寯等3人合作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杨廷宝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1940年起,他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1957年和1965年,两次被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他是一届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建筑设计

新的起点

  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逐步成长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他们出色地设计了一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事业和建筑活动,从而打破了外国人对这一领域的垄断,他们是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开路人。早期中国建筑师当中,最早崛起的代表人物要数吕彦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至今可视作划时代的杰作,可惜他不幸早逝。接下来是一批20年代留学归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不但在建筑实践上继续开拓的探索,而且大都还是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杨廷宝就是这批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成绩卓著,驰誉当世。50多年来,他的建筑创作逾百件,遍及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

古典建筑过渡到现代建筑

  杨廷宝学习时,正值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建筑过渡到现代建筑的时期。在当时社会建筑思潮影响下,他受到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手法的训练与技术知识的教育。他归国后,早期的作品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不论单体或群体,都有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个时代的特征。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30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实地修缮了北平这些著名古建筑1929年,成立中
 
国营造学社,他参加了该社的工作,为此他对中国占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特别对明清式建筑悉心研究,从中吸取营养。他对民间传统建筑也十分注意,同时他还密切地注视着国外现代建筑的发展。学术上深厚的造诣,从而使他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坚实的创作素质。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从这些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他的设计不是追求虚假装饰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抄搬现代建筑形式而求时髦。他所探索的建筑风格,不论在建筑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于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杨廷宝的设计不论是从总体规划上,或是在单体建筑、内部设计以及细部大样都十分注重环境和现实条件,在建设细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

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

  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是他将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和赞扬,赢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好评。解放后的30年来,在他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在这期间,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建筑活动,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
 
  回顾历史,幢幢建筑象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历史就是这么一幅不停地变动着的图景。杨廷宝的建筑作品,是刻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消逝,建筑却闪烁着它自己的光彩。
 

 
培育人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建筑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沙坪坝。当时教学条件和境遇都比较差。为了办好建筑教育,杨廷宝毅然兼任建筑系的设计教授。沙坪坝位于郊区,他兼顾设计事务和教学,往来颠簸,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他对建筑学不仅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世界上各种建筑传统有很深的了解,对中国的建筑传统更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他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知识面广。在授建筑设计课时,他总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循循善诱,一面修改设计作业,一面耐心讲解,受到同学们的敬爱。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教学生具体技术知识和建筑设计的本领,而且还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每次讲设计课时总介绍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他以前每次做设计方案总向老师提交几个比较方案,借此听取老师对不同方案的评语,老师看到努力学习的学生,更是特别愿意对他作更多的评论和讲解。这样,他不仅通过自己的作业向老师学到东西,而且还通过很多同学的作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他的教学作风深受学生的爱戴,使学生在向他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勤奋两字在学习上的重要性。自那时起,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杨廷宝、童寯、刘敦桢等教授在这期间集中于沙坪坝从事建筑教育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在祖国各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成为国家的建设骨干人才,他们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如吴良镛戴念慈等:有的成为国家的建筑设计专家和著名教授,这也正是杨廷宝等一代宗师对祖国作出的极大贡献。

建筑教学

  杨廷宝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是非常关心而且是多方面的。为了鼓励同学提高水彩画的水平,他亲自为学生做水彩写生示范.并且拿他的水彩作品,供学生参照学习。他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但毫不吝惜地拿出一笔钱给建筑系作水彩画的奖金。
 
  在建筑教学中,他十分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的练习要求很严,一丝不苟。在学习方法上,他十分强调调查、测绘、观察工作。他常说:“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源泉”,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善于观察、分析建筑作品。他常结合实际工程设计讲授工程经验,他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总以自己的所见,经验的小结告诫学生学习要十分注重务实。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测绘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史,记载地方的生产和风土人情。几十年如一日,他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养成深入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联系中国实际

  杨廷宝在他所从事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联系中国实际,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国情和民族习惯,而联系实际的重要精神在于可行性。他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学者的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认真地、细致地顺着你的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他认为建筑师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
 

 
建筑创作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风格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某种审美倾向和一定的社会思潮。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经历和实践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筑观和风格。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的长期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调。他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设计中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不喜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风格,他鄙薄脱离实际,不顾具体经济技术条件的空谈。他的设计风格稳健、严谨、精致大方。建筑风格是和一个人内在涵养相联系,而这种涵养,又来自多年的经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广博的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求实精神

  在创作的道路上,杨廷宝最宝贵的一点就是他的求实精神。建筑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动向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建筑的性质、内容和标准。杨廷宝设计过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筑,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但也设计过用竹笆抹灰的简易建筑,以较低标准的材料求得较高的建筑效果。抗日战争时期前后,由于经济困难,他在重庆、南京等地就做过这种设计。他总是能因时因地制宜,使求实精神与建筑设计创作相辅相成,融合而一。

调和统一

  1933年.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和清华大学图书馆(1930)的扩建工程中,他着意于与原有建筑协调和统一。他说:“在完整的建筑群中修建和扩建有时并不一定需要表现你设计的那个个体,而要着眼于群体协调。”在南京中山陵咅乐台的设计中,他巧妙地将自然地形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半圆形的花架、回廊、花坛、坐凳,重点艺术装饰的照壁显得朴质而浑厚,环抱着衬托的树丛,具有强烈的建筑艺术魅力。原东北大学的建筑单体、群体设计,南京中央研究院的建筑设计,使人们感受到他熟练地运用中、西古建筑的处理手法,不墨守成规,而注重创新。在威尼斯登录入口官网(原南京工学院)动力楼设计中,他运用不同高低的建筑空间,不同功能要求和复杂基地形状,处理得十分得体。在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中,他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的设计指导原则,对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各项工程中,他重视与建筑结构、施工、建筑设备等工种相互密切配合,力求达到经济和合理。他的种种设计具体原则对他学生的建筑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西合璧

  从杨廷宝20年代至今几十年中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可以发现他的创作道路俨然是一部中国60年来建筑创作历史的注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结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杨廷宝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其贡献不在于倡导了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艰巨的历程中,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
 
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和学术观点之所在。

国家荣誉

  杨廷宝由于他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和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在同行中德高而望重,多次由他率领中国建筑学会的代表团出席国际建筑师协会的代表大会,并且担任国际建协副主席达8年之久。国际建协虽然是个学术性组织,但由于国际上政治气候变化多端,政治上的种种矛盾难免影响到学术组织里来。但杨廷宝总是十分谦虚谨慎,遇事和有关同志商量,办事细致而周到,总能圆满地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维护了国家的荣誉。他常说:“我碰到这类问题,总感到受祖国人民和建筑界的委托,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他那谦虚品德还表现在他为人为事的各个方面。他严以要求自己,不论条件如何困难总是勤奋工作,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他受到种种迫害,但仍坚持相信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那时正当张铁生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个教书先生,如果给我一个交白卷的学生,一点基础文化知识都没有,叫我怎么教呢?”他的这种不图虚名,不图私利,不随波逐流,既谦虚,又认真的科学家品德是十分可贵的。

老骥伏枥

  杨廷宝是中国著名老一辈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为了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个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为了纪念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严谨踏实、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学习他严格认真、言教身教、为人师表的负责精神,威尼斯登录入口官网在1990年开会纪念他诞辰90周年。
 

主要论著

  1 杨廷宝主持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编写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
 
  2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水彩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素描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4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言论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6 齐康记述.杨廷宝谈建筑.建筑文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