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宁院士:首先是感谢家,说实话这个项目,这个团队层面,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大家提到,我实际上说实在话,更多的工作是大家做的。今天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今天在座的同志很多都参加过这个(工作),这确实是的,我们这么多同事的,这么多同行,这么多人一起来做这个工作。我想把这个话说清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对我们这个工作,这个专题要有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评价,我觉得还是很重要。大家,刚才给了很多鼓励,这个我很感谢,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再探究一些问题。第一个,实际上这个专题呢不是一个平面的,这个问题,刚才有好多同志讲,这些问题,像前面多少年大家都在那儿讲,下面都在讲这个事,并不是说我们突然冒出这些问题来,而是多少年来大家都在谈这些事,也有很多人发表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们也是,团队在大家这样的(意见基础上),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讲出来了,主要就是起这么一个作用。这个东西,当时,我们做的时候感觉到有一点很好的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这个项目做成一个什么方向性的,不是的。我们当时就希望说,一碗水,我们丢一块石头进去,水波泛起涟漪,让大家知道,哦,有这么回事嘛,让大家关注这个事情。到最后这个东西,也只能起到这个作用,提出问题,提出大家关注的问题,可能也就是起这样的一个作用。而真正来讲,可能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次,吴焕加先生,清华大学的,给这本书写的一个书评,他就讲了,他说是什么呢?没有结束,有几段话,最后一段话是讲说,没有结束,这就是一个开头。实际上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讨论,然后呢看看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继续深入下去。我是非常赞同这么一种(做法),而且我们做这个专题,我们团队的人也是这样的,都是抱着这个态度来做这个事情。就是希望咱们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事,研究这个事,刚才说是什么方向啊,这个可能不现实,可能还是谈不上,还是起到一个就是让大家关注的作用。所以我就讲今天这个题目,文化自信引领建筑创新,这个题目我觉得当时我们也考虑了,这个讲讲道理很清楚,对吧?
文化自信,应该有文化自信。但是我现在在想,讲中国文化,或者讲中国文化精神也好,讲中国特色也好,到底我们做建筑这一块的,包括整个文化界,学术界,有几个人能讲清楚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有几个人讲清楚?包括建筑界里面,我们想讲清楚中国文化,究竟有多少对这方面做过研究,谈过这个事,如果我们对这个事不能谈得很清楚的话,老实说我们讲文化自信是一个虚假的。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会有一边倒,很快的倒来倒去,很快的倒向这边或者很快的倒向那边,就说明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很深入的研究,如果有很深的研究的话,就不会有这个担心,现在确实有这个担心,现在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建筑啊,很多媒体来找我说,让我帮他们去看看哪些是奇形怪状的建筑,我说怎么能做这个事呢?不可能做这个事,其实这说明他没有对这个事情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只是抓住一些表面。我觉得这些问题,思想上的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我们不能真正的提起文化自信,我想现在反奇形怪状的建筑,到最后,咱们这个又不敢动手。所以我们想,文化自信是引领建筑创新,创新还是要创的,不创新怎么行呢?你还得创,所以这个问题是,我觉得是,这个创新不是用民族主义去反西方建筑,而是真正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就讲就是说,这个工作也是一个开局,是一个起步。这些东西不仔细研究,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的话,那么现在看到的一些成果,现在看到的一些好的东西很快就会变味,我就是这么一个估计。最近我也,中国美协要我发言,国务院办公厅也要发一个这个发言稿,后来他们也没有开这个会,我稿呢给他了。
这里面我谈到一个问题,对于习主席批示完了以后,我们这些反应是不是大家真正认识到这些问题?我觉得不是。现在你看,外面的评论,建筑界内部也好,媒体也好,包括我们领导也好,实际上老实说,真正要做到文化自信不是那么(容易)。很明显的例子,郭书记在,广州最近在招标,招广州市博物馆和科技馆的(标) ,开始大家报名都很积极去报名,后来领导一句话,多请国外建筑师,是不是这句话?一句话就把很多国内的人刷掉了,大部分都是国外建筑师。这还是习主席批示以后啊,所以你说,我们对现在这个形势能够估计得很乐观吗?就是从领导到媒体,到我们建筑师,我觉得并不是特别乐观,这一件事。
所以这些问题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就是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大家关注讨论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有万千统一的意见,但是要在各个层面上要凝聚,集合,基本的东西。这个建筑,本体,这是没什么好说的吧,对风格问题,可能有这样的看法那样的看法,但是对一些基础的问题不能有(分歧),我们现在讲评价标准,现在很多东西是混乱的,这就是一个问题。对这些问题我是很希望通过这个会,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样的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让我们这个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地竖立起来,让建筑创新真正能够创新,我就谈这么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