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方展示

言恭达:乡愁是一种期望和责任

时间:2015-11-30浏览:23设置

江南时报见习记者 臧娜娜

    乡愁在当下是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符号。或许有人对乡愁的意义、灵魂理解得不够,但是在言恭达看来,乡愁不是单一的哀愁,乡愁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习主席在去年10月15日的文艺座谈会上提到的中国精神的内核,作为每一位中国人、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生他养他的这块中国土地,而这块土地上流动的血脉,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也就是千年来的这种沧桑当中的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精神诉求和文化记忆,形成了乡愁。

    “在物质极大丰富,经济快速发展以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灵魂到底安置在哪里?也就是说,通过讨论乡愁可以留住乡愁,也就是留住我们的根,留住我们的文化灵魂。”言恭达说,“我很感恩这个时代,所以我在前几年出售作品得到资金的基础上,成立了文化基金会,为的不只是书画艺术,也为了大众化的文化艺术。”

    《春夜喜雨》和《望岳》是言恭达为乡愁艺术馆所写的唐诗,“这两首杜甫的诗,不仅接地气,也让人感知到乡愁文化的最高深化点。”言恭达说道。站在一个文化时代的高度,不能一味的怀旧乡愁文化,而是应该积极面对,因为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我在写《望岳》‘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感觉到中华文化的高度,我们今天把中华文化深入到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走到世界文化的高度上迈了一大步。”

    所以,言恭达认为乡愁文化的长卷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展示,也符合乡愁文化的传承,还是乡愁精神全球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一种时代的修缮。“因为我们碰到了一个好时代,作为文化人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文化创造中,而不是单纯地重复古人,重要的是要进行创变。艺术形态要按照时代的特质,在传统特点上发挥自己个性,如果能够这样将无愧于时代的恩典。”

    言恭达是常熟人,吴文化孕育了他。“我是1998年来到南京的,壮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我50岁天命之年来到南京,我感到吴文化是一种水文化,这种水文化柔中有刚。尤其是我生活的地方苏州常熟,包括在苏州整个地区,它给你的不但是一种自然风光的淳朴秀美,还是一道可歌可赏的精美菜肴,是这个地区和整个中华文化同样承继又不同的情俗。”言恭达内心的这股乡情是挥之不去的,它已经深入生活、深入创作。

    (言恭达: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返回原图
/